蒋(Jiǎng )姓源出有:
源流一
出自姬姓,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之后,以国名命氏。据《左传》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元和姓纂》等所载,西周初期,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,被封在蒋,建立蒋国,是周朝的一个小国。蒋国灭亡之后,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,称蒋氏,世代相传至今,史称蒋氏正宗。
在史籍《元和姓纂》中记载:“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,子孙氏焉,国在汝南期思县。”期思县因期思公复遂而得名,治所即今河南淮滨县城东南十三公里得期思集,北邻死河,系春秋时期楚国灭蒋国后所置,属于古汝南郡,魏、晋两朝时期改属弋阳郡。蒋氏族人大多尊奉姬伯龄为得姓始祖。
源流二
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在今蒙古族、回族、拉祜族、保安族、布朗族、苗族、瑶族、傣族、土家族、壮族、羌族、苦聪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蒋氏族人分布。其来源大多是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,流改为汉姓□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源流三
左传成公16年宋国有将锄,打败了郑国子罕。当为子姓蒋氏。
源流四
源于古越族,出自秦、汉朝时期南越国俚族,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。南越国,亦称赵朝、前赵朝,是汉高祖刘邦四年~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(公元前203~前111年)存在于岭南地区汉朝境内的割据政权,国都位于番禺(今广东广州),其国疆域包括今广东、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,以及福建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的一小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。汉高祖十一年(公元前196年)、汉前元元年(公元前179年),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王朝,成为西汉的“外臣”。又于吕后执政初期(公元前183年)、汉武帝刘彻汉元鼎五年(公元前112年)两次抗衡西汉王朝。
到汉元鼎五年(公元前112年),南越国丞相吕嘉反叛,杀第四代南越王赵兴、樛太后和汉朝使者,扶持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王朝对抗,汉、越之间爆发战争。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南越国被汉武帝于以海陆两军夹击所灭。南越国在中国历史上共存在九十三年,历五代君主。
源流五
源于满族,出自明朝时期建州女真蒋佳部,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满族蒋佳氏,满语为Giyanggiya Hala,祖先原为汉族,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,后逐渐融入鲜卑族,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,世居盖州(今辽宁盖州),后多冠汉姓为蒋氏。[1]
编辑本段
得姓始祖
蒋伯龄。周武王姬发灭掉荒淫无道的商纣王之后,建立周王朝,在位不久即撒手人寰,由周成王继位,因成王年幼,便由周公旦摄政,周公旦助成王平息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的叛乱,确定宗法制,创立
蒋伯龄
了典章制度,并不断分封同姓诸侯,其中将自己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地(今河南省固始东北蒋集,一说今河南省光山县西),世称蒋伯。公元前617年,蒋国被楚国所灭,其后子孙便以国名为姓,称为蒋氏,并尊蒋伯龄为蒋姓的得姓始祖。
您还没有登录哦!
|
系统消息
我的收藏
|